打好心理防疫戰——疫情期間如何提高孩子居家學習的效率 二維碼
8
發表時間:2020-04-05 14:36 疫情期間,孩子們居家學習,家長與孩子日常起爭執最大的話題就是“學習”。“怎么還在玩IPAD,還不去學習!”,“已經一個小時了,怎么一個字都還沒寫”,“電視關掉,趕緊去寫作業”......原本想做一個優雅、講道理的父母,看到孩子常常不按照自己的安排行事,如遇頂嘴反駁,分分鐘就變成河東獅吼,一場家庭大戰蓄勢待發。 許多家長反饋自家孩子,其他方面都挺好的,一遇到學習問題就使不上勁,讓我們冷靜下來,一起來尋找辦法。 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是一個具有自我認識的個體。通俗的說,孩子們有他們的想法。“馬上關掉電視” “立刻去讀書”“現在就關掉手機”明明每個字都沒錯,但孩子為什么總是不愛聽呢?這些即刻、馬上執行的命令式的語言對待寵物很好用,但孩子有自己的個性、想法。讓我們換位思考一下,當我們看手機正津津有味的時候,突然被人拿走,是不是也會很不高興呢?
我們可以這么做
01 定規則,無規矩不成方圓,這句古語很好地說明了秩序的重要性。孩子們在課堂上需要按照課堂的規則行事,教室內,課堂上,要認真聽講,不隨意打斷老師講課,不開小差,及時完成課堂小練習。同樣的,在家里,也需要一些規則來規范孩子們的行為,全按照孩子的意愿行事則會造成的無序的家庭生活。家長和孩子們可以一起制定學習作息時間表,固定自己的學習和休閑的日程,每到固定的時間會更容易讓孩子自然地進入學習狀態,自然而然學習的氛圍就上去了,學習效率就增高。并且制定日程表的過程一定要孩子的參與,讓他們的意愿參與進來,這樣做的好處就在于,日后在實行的過程中如果孩子沒有按照日程安排行事,家長給予一定的批評和懲罰,孩子是會接受的。
02 塑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學習環境分為心理環境和物理環境。
心理環境指的是孩子們的心理狀態,家長的榜樣力量有助于幫助孩子們塑造良好的心理環境,父母的言行是孩子的一面鏡子,試想下,家長在玩手機的同時 要求孩子寫作業,孩子可以專心致志地學習嗎?家長愛閱讀、認真工作,這些行為的力量遠大于說教的言語。與孩子一道,共同營造一種溫馨和諧的家庭學習氛圍,盡可能減少社會不良因素的干擾。 物理環境指的是學習的場所。家長應準備一個專門的固定的學習場所,學習區絕對不能是床上、沙發上這些容易讓人產生慵懶感的地方。在有條件的情況下,為孩子準備一個專門的房間讓孩子安心學習。書桌上干凈、整潔,除了必須的課本和作業以外,排除任何可以轉移孩子注意力的干擾物。
03 尋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幫助孩子找到他們身上的優勢項,樹立孩子的自信心,鼓勵孩子把優勢項上的熱情傳遞到學習上來。孩子對于自己可以控制的事情更容易充滿熱情,這就是為什么孩子喜歡玩游戲的一部分原因,相反的,孩子不愛寫作業也是因為他們沒辦法完全掌握學習方法,害怕錯誤,而玩游戲失敗了可以重新再來,而作業做錯可能會受到家長的指責。我們應該鼓勵孩子總結優勢項上的經驗,應用到學習上來。例如有的孩子很喜歡玩魔方,家長就可以引導孩子,玩魔方之前我們需要找到轉魔方的技巧和策略,那么寫作業也是這樣的,我們需要找到解題方法,做錯了沒關系,及時總結經驗,就像玩魔方一樣,找對方法就會越來越熟練,速度越來越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