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幫助孩子更好地使用電子產品 二維碼
9
發表時間:2020-06-21 14:28 疫情期間,全國中小學生開展線上教學,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直線上升。現在家長們已經復工,但孩子們還需要線上學習,孩子們光明正大用起電子產品,許多家長反映,孩子天天抱著手機不放,說好的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總是不能遵守;線上學習時偷偷打游戲;該睡的時候沒有去睡覺還沉迷在電子產品之中。家長則視電子產品為洪水猛獸,有各種顧慮:影響視力、沉迷游戲、網絡交友等問題。即使是疫情過去,這個話題在家庭管理之中還是會一直存在。 一、為什么孩子喜歡電子產品 電子產品,手機、iPad、電腦的功能越拉越多,無論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已經被電子產品所滲透,不要說自控能力還不健全的孩子了,甚至我們成年人都很難很好的控制自己電子產品的使用。 1、父母的榜樣力量,家庭是孩子的第一環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在家里是不是抱著手機不放,當著孩子的面,玩游戲、逛淘寶、玩微博、刷抖音,這些行為孩子們都看在眼里,一旦孩子們接觸到電子產品很容易進行模仿。 2、網絡的世界給孩子們帶來許多新鮮感和滿足感,電子產品功能越拉越豐富強大,孩子們可以輕易的在電子產品上找到自己喜歡游戲、動畫片。 3、從電子產品中獲得陪伴,由于生活節奏單一,孩子們業余生活單調,家長忙于工作疏于陪伴,孩子們很容易想到利用電子產品打發時間。 二、如何幫助孩子們更好的 使用電子產品 電子產品并不是洪水猛獸,我們可以從孩子喜歡電子產品的原因里面“對癥下藥”來找到方法幫助孩子使用好電子產品這把“雙刃劍”。 1、父母要以身作則并教會孩子更好的使用電子產品。 家長盡量不要在孩子面前“玩”電子產品,而是明確告訴孩子,我在使用電子產品的哪項功能,比如我現在用手機查詢天氣。讓孩子明白電子產品不是一個玩具,而是一種讓我們生活更便利的工具,教孩子了解到電子產品的優點,讓孩子通過電子產品學習到新的知識。 例如手機的地圖功能,在平時帶著孩子外出時,可以引導孩子使用地圖查詢出行方式,引導孩子通過手機軟件查詢附近的景點和美食,讓孩子把電子產品里的信息和現實生活聯系起來了。 除了這類功能外,還可以讓孩子學著拍照、錄像、天氣預報、微信語音信息等和生活緊密聯系的實用性功能。 2、規定電子產品使用時間 全家一起商討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使用時間到之前可以提前提醒他一下還剩多少時間,讓他有個時間準備結束,對于孩子來說會比較容易接受。 只要一直保持這種規則,孩子就會逐漸習慣的,這對培養孩子的自控力也是有好處的,畢竟孩子都沒什么自制力,還是需要父母通過在生活中幫孩子遵守規則。 3、找到能替代電子產品的活動、充實孩子的生活 很多孩子過度使用電子產品是出于孤獨和無聊。只要擁有積極健康的業余活動,并從中獲得樂趣和成就感,孩子對電子產品的需求就會大大降低。家長可以引導孩子發展更多的興趣愛好,豐富自己的業余生活,例如學畫畫、學毛筆字等等,每天都需要練習,也能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和耐心;或者帶孩子爬山、游泳,讓孩子全身心都鍛煉了;也可以發起一些有趣的家庭話題,多和孩子聊天,讓親子溝通代替線上交流;還可以和孩子一起做家務、一起做運動、一起做游戲等,用親子活動代替網絡游戲。父母無條件的愛和陪伴才是孩子戰勝所有唯一誘惑的最溫暖力量。電子產品所反映的家庭問題 有的家長可能會有這樣的疑惑,以上幾種建議都使用了,孩子還是無法更好的使用電子產品,那怎么辦? 這時候,請每個家長都認真的思考一個問題,家庭中是誰說了算?媽媽還是爸爸,甚至有的家長會說是孩子。電子產品的使用所反映出來的一個本質問題就是家庭中職權歸屬的問題。家長說的話,孩子是不是會聽,這個問題才是最關鍵的問題,家里孩子是“小霸王”,父母說什么,孩子都很難遵守的。為什么會導致這類型的孩子呢? 是不是曾經與孩子“討價還價“的時候妥協了? 是不是家長在規則方面沒有堅持到底? 家庭成員之間的教育理念是否一致? 父母雙方是否是同盟合作的關系? 有的家長雙方表面是同盟,但孩子私下去找爸爸,“爸爸給我買臺游戲機吧“,爸爸說 “給你買,但千萬不要被媽媽知道”,這樣的組合,孩子最終很容易發展成不愛聽媽媽的話,因為有爸爸可以做后盾。因此,家長的話語權、父母的權威感、父母以及家庭成員之間同盟合作關系的建立、孩子規則意識的建立才是重點。 |